地方委员会
中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自治州、设区的市、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和市辖区,凡有条件的地方都设立了政协组织。到目前为止,各级地方政协委员会已有3000多个,共有各级地方政协委员50多万人。
人民政协各级地方委员会每届任期5年,各级地方委员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组成、产生办法、主要职责和工作机构的设置等,根据政协章程的规定,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参照全国委员会的做法。
政协委员
政协委员以协商推荐的方式产生。每届政协委员名额和人选经上届全国委员会主席会议审议同意后,由常务委员会协商决定。
政协委员是中国各个领域、各个界别有代表性和有社会影响的人物。
对政协委员的基本要求是:密切联系群众,了解和反映群众的愿望和要求,参加政协组织的会议和活动。
政协委员的民主权利有:在本会会议上有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对本会工作提出批评和建议;通过本会会议和组织参加讨论国家大政方针和地方重大事务;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提出建议和批评;对违纪违法行为检举揭发、参与调查和检查;有声明退出政协的自由;在受到警告或撤销参加资格的处分时,可以请求复议。政协组织依法维护政协委员履行职能的民主权利。
政协委员的义务有:遵守和履行政协章程;遵守和履行政协会议作出的决议。
政协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共设34个界别,分别为:
1、中国共产党
2、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3、中国民主同盟
4、中国民主建国会
5、中国民主促进会
6、中国农工民主党
7、中国致公党
8、九三学社
9、台湾民主自治同盟
10、无党派人士
11、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2、中华全国总工会
13、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
14、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
15、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
16、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17、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
18、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
19、文化艺术界
20、科学技术界
21、社会科学界
22、经济界
23、农业界
24、教育界
25、体育界
26、新闻出版界
27、医药卫生界
28、对外友好界
29、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
30、少数民族界
31、宗教界
32、特邀香港人士
33、特邀澳门人士
34、特别邀请人士
中国政协的主要职能
中国政协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这三项主要职能是各党派团体、各族各界人士在中国政治体制中参与国事、发挥作用的重要内容和基本形式,体现了人民政协的性质和特点,是人民政协区别于其他政治组织的重要标志。
政治协商
政治协商是对国家和地方的大政方针以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在决策之前进行协商和就决策执行过程中的重要问题进行协商。
民主监督
民主监督是对国家宪法、法律和法规的实施,重大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通过建议和批评进行监督。
参政议政
参政议政是对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以及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反映社情民意,进行协商讨论。通过调研报告、提案、建议案或其他形式,向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机关提出意见和建议。
中国政协开展工作的主要方式
会议
会议是政协履行职能的主要形式。全国委员会的主要会议制度有:全体会议制度、常委会议制度、主席会议制度以及秘书长会议制度、专门委员会会议制度等。此外,还根据需要召开各种形式的协商座谈会、论证会、意见听取会等。
全体会议是政协最高层次的协商形式。全国委员会的全体会议每年举行一次,一般在每年3月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同期召开。全国委员会全体会议协商讨论的主要内容有:政府工作报告、国家计划和预算报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以及其他重要报告,审议全国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等。
常委会议是全体会议闭会期间的主要协商形式。全国政协常委会议一般每年召开4次,主要任务有:听取中共中央、国务院负责人的重要报告;讨论国家重大方针政策以及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审议重要的建议案、提案和调研报告;研究政协工作中的重要事务等。
主席会议是常委会议闭会期间的重要协商形式。其主要任务有:讨论国家重大方针政策以及群众关心的重要问题;审查以全国委员会或常务委员会名义向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的重要建议案;拟定常委会议的日程和议程草案;审议提交常委会议的文件;执行常委会的决议,处理常委会的重要日常工作等。
提案
提案是政协委员、参加政协的党派团体和政协专门委员会向政协全体会议或常务委员会提出的、经审查立案后由承办单位办理的书面意见和建议。提案的提出一般有四种形式:一是政协委员可以个人或者联名方式提出提案。二是政协全体委员会议期间可以界别小组或者联组名义提出提案。三是参加政协的各党派和人民团体,可以本党派、团体名义或者联名方式提出提案。四是政协各专门委员会可以本专门委员会名义或者联名方式提出提案。对政协提案,承办单位按照有关规定认真办理后,在一定时限内给予书面答复,全国政协采取多种方式督办。
视察
视察是政协委员履行职能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委员了解情况、检查工作、研究问题、议政建言的重要途径,是委员行使民主权利、开展民主监督的重要渠道。全国政协每年都围绕国家的中心工作,有计划地组织政协委员深入各地开展视察活动。
专题调研
开展专题调研、建言立论,是政协发挥优势参与国是的重要途径。专题调研一般以专委会为依托,以课题为纽带,联合、组织各行各业的专家学者,围绕国家的中心工作,有重点地进行调查研究,提出切实中肯的意见和建议,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反映社情民意
了解和反映社情民意是政协履行职能的重要基础和关键环节。人民政协要求政协委员同各方面群众保持密切的联系,广泛、及时地反映社会的事实情况和群众的意见呼声,为各级领导机关把握形势、正确决策提供重要依据,并推动一些实际问题的解决。
促进祖国统一
中国政协坚定不移地贯彻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加强与有关单位的协调和配合,拓展与港澳台侨各界人士的联系渠道,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联谊活动,努力团结港澳台侨各界人士,为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作出贡献。
开展对外交往
中国政协的对外交往是中国总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民政协立足于国家外交大局,致力于加强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往来与交流合作,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截至2003年底,全国政协已经与世界上101个国家的170个机构、8个国际性组织或地区性组织开展了友好交往。